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3篇
电工技术   378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134篇
金属工艺   77篇
机械仪表   146篇
建筑科学   160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113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296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解决现有基于红外图像识别变压器套管油位存在的过于依赖温度信息、人工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文中结合目标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单次检测器(SSD)的套管智能油位识别方法。通过引入SSD目标检测方法,检测红外图像中的套管区域,加入损失函数以改进SSD算法从而提高套管检测准确率,并进一步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的应用实现了不依赖红外图像温度信息的油位检测。对比文中提出的基于红外图像的油位识别算法检测结果与人工油位检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不仅在效率上领先于传统的温度检测方式,且其误差较小,仅为0.08%。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保证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有效提升套管故障诊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The new dust removal technical route using the carbon-granular bed filter,packed of carbon particles with appropriate grade derive from an online-process vibration sieve,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aggy filter had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for capturing the micro-carbon dusts produced from pulverization of petroleum coke,and the green close loop of carbon materials is thus completed in the combined pulverizing and classifying system and pulverized carbon dust removal process.The high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greater than 99%,low outlet dust concentration less than 100 mg.m-3,low pressure drop through dust filtration chamber less than 980 Pa,simple and easy design,and flexible and stable operation were achieved also with the carbon-granular bed filter in both bench and industrial scal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3.
The vector form of the Ergun equation was used to numerically predict gas phase streamlines,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s, chemical conversions and pressure drops in the annulus of a side-outlet spouted bed with an internal draft tube. By var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ide-outlet,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exists an optimum location for this outlet at which conversion is a maximum and which shows a greatly improved gas phase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in the annulus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spouted bed unit.  相似文献   
14.
邱光胜  王波  黄俊 《人民长江》2017,48(11):11-15
从长江流域水质现状、入河污染物排放基本情况及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分析了长江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从长江入河排污口区划、审批、监管及基础工作方面,对入河排污口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基于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长江委强化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可以为新形势下做好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河工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进行了特征洪水过程及电站运行的联合模拟试验。试验表明在输沙槽与拦沙潜堰共同作用下,电站进出水口的含沙量得到有效控制。在来水含沙量低于3kg/m3时,进出水口含沙量都满足电站运行要求,但是在含沙量较高的洪水期,底部浑水会逆行至电站进出水口附近,导致过机含沙量较高,因此提出了增设非封闭式拦沙潜坝的修改方案。修改方案改善了进出水口前的水流结构,起到了良好的拦沙截淤作用,进出水口前含沙量及泥沙淤积大幅减少,蓄能期过机含沙量降低13%~22%。在含沙量较大的洪水期,电站不宜抽水运用,但适时采用发电运行有助于减轻下库进出水口前的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解析油纸电容型套管的结构,介绍了套管四大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原理,并重点阐述了套管内部绝缘介质的电气性能.同时指出了套管缺油的原因及危害,并说明了如何准确地判断缺油.通过实例阐述了套管缺油的查找方法,论证了综合利用电容量C、介质损失角tanδ、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及红外线成像仪对发现套管缺油的合理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受能源供应紧张影响电厂经常燃用劣质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水分大而发热量低,以此特征为基础建立一种煤质劣化模型。利用炉内传热相似理论求解方法,以一300 MW燃煤机组炉膛结构设计为例分析了不同劣化程度的煤质对锅炉主要设计参数造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煤中水分和灰分增加单位辐射热量降低,并且水分的影响大于灰分;随煤灰分增加单位辐射热量与单位对流热量之比升高,但随水分增加而降低。高负荷时,随煤中水分和灰分增加炉膛出口烟温略微降低;低负荷时,随煤中灰分增加炉膛出口烟温略微降低,而随煤中水分增加略微升高。  相似文献   
18.
堰塞体溃决洪水洪峰流量及洪水时程曲线特征的预测是堰塞湖应急抢险及下游风险控制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堰塞体溃决的离心模型试验,在研究堰塞体溃决机理、溃决过程及溃决洪水的历时曲线特征方面独具优势,但离心模型试验供水系统的设计,涉及到从外部静止状态到高速旋转状态的模型中连续供水,同时还要保证堰塞体溃决过程中上游水位为设定的常水头,是堰塞体溃决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关键性的一大难题。本文围绕以上难题,设计了一种环形水箱以解决从静态到动态模型的连续供水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环形水箱中可提前注入的最大水量。另外在试验箱设置了竖井式溢流口,可以排出高出设定常水头的水体,保证了上游水位的稳定。通过以上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供水系统中的关键难题,并在后续堰塞体溃决离心模型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力学模型对三河口水利枢纽泄洪消能工体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底孔出口采用矩形不对称宽尾墩形成的窄缝体型,三表孔采用左、右表孔差动式齿坎与中表孔舌型鼻坎组合的优化方案具有表孔、底孔出口水舌上下分层、前后拉开、横向扩散的特点,从而改善了水垫塘内的水流流态,提高了消能效率,水垫塘底板所受动水冲击压力及脉动压力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VRV空调系统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某项目的服务中心建筑单体,对VRV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指出了项目中由于建筑构造不规则带来一些设计的难题,经过与建筑相互配合采用弧形风口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